滲濾堆浸法于1752年開始應用處理西班牙的氧化銅礦石,20世紀50年代末用于浸出低品位和邊界品位的鈾礦石,美國礦產局1967年起率先用此法浸出低品位的金礦石。20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上黃金堆浸技術發展較快,國際上產金大國都已采用堆浸方法提取黃金,目前生產規模已經大型化。
20世紀60年代初期,我國將堆浸法用于浸出邊界品位的鈾礦石,60年代后期用于浸出氧化銅礦石,80年代初期用于浸出低品位的金礦石。近十幾年來,低品位金礦的滲濾堆浸工藝獲得了迅速發展,主要用于低品位含金氧化礦石及鐵帽含金礦石。
堆浸提金技術發展較快,其主要原因為經濟效益好和技術成熟。在經濟方面,國內外金礦實踐證明,采用堆浸提金比其他“常規”提金方法,尤其是處理低品位金礦,具有基建投資少、建設時間短、生產經營人員少、輔助設施少、能源和材料消耗少,故提金成本較低、經濟效益顯著。目前堆浸提金已用于處理o.sg/c的低品位礦石。
在工藝技術方面,具有無廠房或廠房面積少、生產流程簡單、操作方法較易掌握、易于管理、生產規模可大可小、施工建設技術成熟、環保處理措施可靠,能夠達到規定要求等優點。
在堆浸提金工藝中關鍵的部分是筑堆和浸出前后的作業方式和程序,根據大多數堆浸礦山的筑堆作業情況,堆浸提金大致可以分為三種:即固定堆浸法、堆浸場地擴展法、筑堤堆浸法。而按工藝技術,可分為一般滲濾氛化堆浸和制粒氛化堆浸。
堆浸提金工藝優點有能夠處理采用常規提金工藝所不能處理的低品位含金礦石,因此堆浸提金的原料來源較廣,這包括新開采出來的含金礦石,以前堆放的低品位礦石,礦山開采剝離出來的含金圍巖和含金品位低的廢石,金礦浮選廠和重選廠的尾礦和佩化提金廠排棄的含金浸渣等。當前大多數堆浸提金的礦石來自露天開采的金礦,多為礦體上部被氧化的礦石。礦石類型有石英脈氧化礦、硅質粉砂巖,在裂隙石灰巖中的浸染金火山角礫巖、流紋凝灰巖、硅化粉砂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