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金浮選特點
自然金是易浮礦物,自然金的結晶構造為金屬晶格,結成品格的力為金屬鍵.
因為金屬鍵力弱,因而決定了自然金具有表面潤濕性小、容易浮游的性質。生產實踐也表明,自然金與許多重金屬硫化物同屬易浮礦物,均很容易被黃藥類捕收劑捕收.但由于金的含量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自然金的浮選有如下特點。
①多數礦石中的自然金是以細粒浸染狀存在,要使金粒達到單體解離必須進行細磨。
②金常與硫化礦物,特別是與黃鐵礦致密共生,因此在回收金時必須同時選出硫化礦物。
③金的相對密度很大,在浮選過程中,金粒與氣泡接觸后易從氣泡表面脫落。
④在氧化礦石中,金粒表面常被鐵的氧化物所污染或覆蓋。
⑤金具有柔性與延性,在磨礦時常呈片狀,表面往往會嵌進一層礦粒,使金粒表面粗糙。
此外,在磨礦過程中由于固體顆粒相互摩擦,特別是鋼球與金粒間的強烈研磨作用,金粒表面被鐵等金屬所污。所有這些特點,對金的可浮性均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自然金并不是化學純的礦物。它.或是化合物。或是同其他金屬形成的合金.自然金中常見的雜質是銀和銅,其次是鐵、秘、鉑等。雜質含址對自然金的可浮性影響也很大。因為雜質會降低金粒的相對密度,改變金粒的結構,降低金的可浮性。雜質越多越易氧化,金的浮游能力降低越顯著。如金中含銀和銅,使自然金表面變得容易氧化,因而可浮性降低。如果金是以含金硫化物形式存在,則其浮游行為相當于硫化礦,而且硫化礦含金后可浮性一般都有所提高。
綜上所述,礦石中的金既具有易浮的一面,又具有難浮的一面.為了充分回收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需要針對上述特點,采取相應措施,制定合理的浮選流選擇適宜的技術條件,消除種種影響金的浮游性能的不利因素,提高金的可浮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金的浮選指標。